2001/02/11 佛教哲学

Copyright © 2001 L/L Research

周日冥想

2001年2月11日

团体问题:今天的问题与新佛教(new Buddhism)的概念有关。在世界各地似乎兴起对佛教实践的一种新兴趣,我们想要Q’uo给我们一些资讯,照亮一下为什么人们对佛教比以前更感兴趣,佛教对人们有什么影响,佛教哲学跟世界上其他宗教有什么联系,以及佛教如何关联到一的法则之哲学。

(Carla传讯)

我们是你们认识的Q’uo原则。在太一无限造物者的爱与光中向你们致意,在祂的服务中,我们存在。你们的寻求圈呼唤我们,这是一个极大的荣幸,为了你们对真理的饥渴,我们感谢你们每一位,正是这饥渴引领你们来到这个圈子和这一刻。能够在此刻从事我们所选定的服务是我们的福分,该服务就是跟你们星球上那些可能在寻求的人们分享想法与灵感。因为我们的职责大部分是借由在异象、梦境和灵感时刻中的简单呈现来执行的。我们少有机会使用言语来沟通,比如我们通过该器皿和相似的其他器皿所能做到的沟通。能够用这些被称为言语的不牢靠事物来表达我们的想法,这真是一种难得的乐事。我们感激这个器皿以及——广义地说——所有器皿做出的努力,感谢你们给我们机会,以这种方式来分享我们的话语。

一如既往,我们请求你们每一位使用自己的分辨力,因为你们每个人都有调得非常精细的共鸣式觉察;一旦你在心底深处听到了个人的真理,这种觉察就会突然活跃起来。在我们分享一些想法时,请求每个人注意聆听那种共鸣感——从心里产生的正确性、真理的感觉,比起所谓的老师或表面上的外在权威要远为有威信。我们认为自己和你们是平等的,也许多了一点经验。然而,我们仍旧觉察到自己。我们仍旧感到困惑并寻求着神性的奥秘。我们认为自己是跟你们每个人同行的朝圣者。与你们同行并在这次冥想中分享你们的振动之美,是一个荣幸。

你们今天问到关于佛教的主题,因为佛教作为一个外在的、已确立的宗教信仰,在这条道途上寻求的人近期在数量上重新活跃了起来。我们乐于与你们分享就我们自己的观点对这个主题的一些想法。跟往常一样,我们先来为自己要讲的内容打下基础。那就是——正像你们团体里几个成员在会前的讨论中说的——有一个造物者存在;祂是那些所谓的天启教(revealed religion)试图去辨别或阐明或表达的。任何所谓的宗教都有这个器皿称为的包袱。佛教的情况与几个主要的世界性宗教的情况一样,它的包袱不是只有几年历史,相反,包袱的重量和责任是由一代又一代信徒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这些信徒遵循宗教条规,想方设法重新确认、重新评估该宗教的珍贵要点。

因此,佛教与基督教、神道教、犹太教、瑜珈修行以及许多其他世界性宗教一样,随着成员试图用行动去实践由相关神秘系统提供的路,佛教自身会经历一系列变化和改变的周期。每个宗教,包括佛教在内,都有独特的宝贵面向,但每个宗教都有两方面,容我们说。每个宗教都有显露的或外在的一面,还有内在的、超自然的或神秘的一面。我们发现,正是在这个神秘的面向中,各宗教都倾向于统合与和谐,所以神秘主义的佛教徒可以与神秘主义的基督教徒、犹太教徒或东方信徒说话,交流基本上没有问题,因为神秘主义看重的是菁华而非细节。

正是在每一个宗教的外显面向中,我们发现,对于那些寻求被宗教启发的人而言有着大量充满考验的材料。因为在每个宗教中,你都将在那个宗教的外在的或已确立的教会面向中找到教条倾向。教条的优点是简明扼要,我们发现你们人群中很多人都需要一种教条式的信仰系统。在这样一种系统中,有一个特定的事情清单,列出应该相信什么,哪些事情仍然是真的;另外一张清单具体列出了不能相信什么,哪些事情仍然是不真实的。我们发现,一个神秘系统或宗教系统越是多地尝试用教条方式来定义神学或其信仰系统,在那个宗教系统中各种各样教派之间出现争论和意见不一的趋势就会越明显,所以,在外部教会中,一个团体既有其积极面向,它会以相似方式来思考或尝试以相似方式来思考,与之对照,同一个团体也有其不利面向,它会尝试借由陈述那些它不相信的事情和那些它在相同宗教各种各样其他部分之中发觉为假的事物来定义它自己。因此,那些致力于倡导联合或统合的信仰以及全球范围的统一崇拜的努力,当它们借由这些世界上的宗教信仰当中任何之一的神秘或奥秘部分而实行时,这些努力将会被发现是远远更为成功的。

各种宗教之间最引人注目的区别,也许就是能量中心或脉轮;脉轮是一个信仰体系中大部分萌发性能量或奠基性能量的所在地。我们来讨论三个基本系统,第一个是基督教,第二个是以家族祖先和传统为荣的东方各宗教的综合体,第三个是佛教的觉悟之路。

在基督教中,对于礼拜者而言倾向于启动的基本脉轮能量是绿色光芒或心轮。这是由于该事实:名为耶稣的实体是一个老师,他只关注一件事,那就是爱。这个实体提供了一个简单的信仰系统,他说:「汝应全心、全灵、全意、全力来爱汝之上主;并且爱邻人如爱你自己一般」,耶稣老师接着说:「一切的律法和先知都倚靠这两条诫命」。在这个陈述中,耶稣实体明确地离开该器皿所谓的《旧约》,即他的族人之神圣著作,而给大家传递并提供了一个只跟爱有关的新圣约:对于无限造物者的爱,对于彼此的爱;从爱自己开始,接着继续爱邻人如同爱自己。

基督徒之路把焦点放在这条简单诫命上,我们发现这真是通往心的道途神秘主义者,比如这个器皿,往往不想要偏离这条单纯奉献之路,因为事实上,用教条方式靠近信仰似乎会偏离对心的聚焦。我们猜想每个人都有那种亲戚朋友或者熟人,他们的基督徒信仰系统中有教条的面向,足以制造评判的氛围,因此,我们猜想每个人都充分觉察到,离开在爱中的单纯信心而进入教条式信仰,其中牵涉的种种困难。然而,一个使用基督教系统在正面道途上前进的人,如果发觉自己心里感到自在,我们觉得此人很可能已经离开敬拜的种种外部面向而到达敬拜的内在面向了。

在东方的各种修炼或神话中,比如日本神道教,该系统涉及的能量大部分是黄色光芒或太阳神经丛脉轮之能量。这是该幻象的脉轮。它是关乎像婚姻或家庭这样的关系的脉轮,这种关系牵涉群体——那些与自我[作为一个人类]联系在一起的人群;而非牵涉个体——那些在一段关系中与自己联系在一起的个体。从黄色光芒能量出发的宗教,其巨大优势为在神圣和每日生活之间无需转译。作为宝贵整体的一员,每个家庭、部落、村庄或国家内的每个实体,经常得到具体的荣耀。因此人们把家庭视为神圣的。年纪本身被视为神圣庄严的。生活中发生的种种事件,都散发着以身体显现的造物者之光辉。虽然该系统并未特意寻求去打开心轮,它的作用是把生活经历变成一种液态——在其中,日常生活的那些元素被具体地视为神圣的。所以只要你有这方面的修炼,每个人都可以感觉到,自己的生活经历带着正确性的深刻共鸣,这其中有一种平安;这类似于人们观看你们球赛时的感觉,不过没有两方在比赛,而是只有一方,球赛的所有部分都在赢。这种重视家庭、重视年长者的智慧、重视死亡的过程,都是人生的组成部分,这样会加固并增强单纯的人类纽带。这其中有着巨大的平安。

在佛教的情况中,涉及的能量倾向于从两个中心涌出:沟通的脉轮或喉部蓝色光芒脉轮,以及前额的靛蓝色脉轮或松果体。对于此刻在第三密度的人们,这些沟通和意识内工作的能量有一种极大优势,这有两个原因。首先,其中蕴含了那种来自工作于更高(能量)中心的平安。在日常体验方面,黄色光芒脉轮位于轮胎与路面接触的地方,它可以提供升华的每日体验,但它将不会提供完整的平安,因为平安不是正在发生的人生之受难剧的特性。安住于心之中也不是(完全)平安的,因为心不仅仅是灵性的穿梭器,它也是情绪的底座。情绪起起落落的波动是持续不断的。因此,经常可能有至福与平安的超然体验,而它存在于情绪的起起落落之中。因为在爱的焦点中、在心的焦点中,有着热情、渴望、渴求的特定价值。这无法说是完全平安的。

因此,在佛教的智慧面向,容我们说,其平安圆满有种惊人的吸引力。无论与基督教相比,还是与东方宗教相比,佛教对于受苦都采用了一个非常遥远的视野。在设想尘世内的受苦现实方面,佛教唯一的祈祷就是让它结束。以心为重点的宗教认为饱满的东西,在佛教看来则是空。东方(其他)宗教视为神圣的日常活动,在佛教看来全是虚幻的。因此,它注重的是减轻苦难、减少困惑、欢迎空性;空性被持守为神圣的、很珍贵的,就像这个器皿稍早说的:「先有一座山,然后没有山。」沿着释迦牟尼佛之路寻求的人,希望变得能够在一切流逝的场景中看见空性,而基督徒则希望从流逝的场景中看见基督或爱,东方(宗教)或神道教则希望在流逝的场景中看见事情本身的价值。

作为一个观察者从较高的能量中心进行工作,其中蕴含的平和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因为它承诺了一种挣扎的止息,而这种被感知的挣扎是此刻第三密度体验中非常大的一部分。在你们世界上生活更舒适、经济更发达的国家里,人们在情绪、心智、灵性层面上有着巨大的痛苦;从感知到的挣扎而言,该痛苦已经开始有毒性。鉴于这种无休止的挣扎,有机会进入清晰沟通和意识内工作,这对很多人都是几乎无法抗拒的吸引力。

然而,我们确实看到在沿着佛教道途的前进中隐含着一种挑战。那就在于它的高远。在佛教徒的心态中,会有一种很容易被唤醒的、智力倾向的思维,容我们说。纯理论的神学著作数量惊人就是这类探讨和讨论在智力上的多产明证了。确实,我们可以说,相比任何其他宗教系统,那些沿着佛教途径寻求的人已经在内在层面各个具体的离散领域中完成了远远更多的探索,同时分辨且描述了各种各样的意识状态,老师们在其中居住的各种各样的场所,如此等等。这种资产和资源的惊人华丽阵列所伴随的困难就是:那些实体将停留在较高的能量中心中,而不去把较低的(能量)中心带入与意识内工作(匹配)的平衡中。这样会削弱完整的自我。我们建议想要沿着佛教之路寻求的人们,以坚持又持久的方式留心将属于橙色和黄色光芒以及属于绿色光芒的较低能量,重新整合到其练习中,这样就不会只有对于造物者以及释放幻象的谈论、讨论、思考,同样还有心之觉醒、重视幻象的价值。因为幻象的结构,(人际)关系,家庭,团体中的友谊,都是用于学习的、巧妙而传神的设计。在每个关系中都倾注了投生前的很多想法,你可以把每个关系都看成是你为了付出爱与接收爱而精心准备的课程。当你致力于清晰沟通、阅读材料、做任何意识内工作——这令追求智慧而非爱的人非常愉快——的时候,最好也不懈地跟这些较低脉轮的能量重新连接。

佛教的第二个优势,是它的地位和(人们的)感知。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这些宗教的模式极为相似,甚至到了可以看到它们有共享神圣著作的程度。故事也是共享的。宗教的起源和泉源是共享的。在这种合一存在着的同时,也有着悲惨的历史与数千年的不和,并且,谈及愚蠢地滥用过权力,这些宗教都不相上下。你们星球上的所有民族都很了解,打着宗教名号的基督徒、犹太人、穆斯林,这一群人喜欢争论又好战,它们的诸神同时具有侵略性与爱心。不管寻求者多么仰慕亚威、基督或阿拉,这付担子都很难承载;不管寻求者觉得这条路引起了自己多少共鸣感,对自己有多合适,与此同时也感知到无法忽视的羞耻和愧疚的负担。

不是说佛教的宗教系统就没有自己的麻烦和争斗,因为确实说,如果有学者打算穿透这个系统的外部细节,他会找到好战的侵略行为以及小型神明之间的争论,这些确实让佛教蒙羞愧疚。不过由于该事实——许多世纪以来,沿着佛教之路的信徒们在种族、民族、国家、经济或社会方面都没有占过支配地位——它那蒙羞愧疚的历史几乎不为人知。相反地,那些在世界宗教的超市里搜寻的人有可能遇见佛教,觉得它是清白的、清新的。人们更多地觉得这是关于和平与启迪的宗教,而非战争和争论的宗教。这种感知是极为珍贵的。

我们说过,任何外部宗教的巨大优点,都在于它为幻象中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地方。当他走在公认的路上,可以觉得自己不孤单、有归属,是某个美丽又持久的神圣事物的一部分。如果寻求者检查各种宗教但得不到任何灵感,那么该寻求者就必须决定去开辟自己的道途而这是一个挑战。每个人肯定都有能力迎接这个挑战,但它确实迫使一个人依靠自己的资源,而外部宗教之路就不会这么做。我们同情每个寻求者,因为跟你们圈内的人一样,我们不必然觉得有哪条道途可以提供所有答案;毋宁说,每条路都提供不同的优势。我们愿单纯地向每个人建议,要在信任自己、信任自己的分辨力和选择这样的氛围中来寻求合适的道途。因为该寻求者知道,什么东西真正适合自己。容我们说,不管你选取什么道途,宇宙造物同等地对所有人说话。这个器皿谈到番红花在没有任何人种它的地方自生自长,它给所有的宗教系统上了一课,讲述信心、灵性的慷慨、当下此刻中无尽的可能性。每一天、每小时、每个瞬间都为寻找真理的眼睛提供了景象,都为倾听真理的耳朵提供了声音。

我们愿鼓励每一位,不管你跟随什么道途,都要聚焦于信仰中讲求统合与和谐的面向,好让你对自己的直觉和菁华有更深的感觉。因为内在自我——也即你们每一位——存在于所有被感知到的宗教之外,那自我就是神性的菁华。该自我是无限造物者的火花,你思考的那些念头只是伟大起初思维——也就是爱——的各种变貌。不管你在哪里寻求,你都住在爱的辖区之中。

我们愿在此时离开这个器皿,接着把这个通讯转移给Jim实体。我们感谢这个器皿的服务。我们是Q’uo群体。

(Jim传讯)

我是Q’uo,通过这个器皿,再次于太一无限造物者的爱与光中向各位致意。我们在此刻很荣幸提供自己来尝试回应在场各位可能向我们提出的任何进一步询问。在此刻有另一个较短的询问吗?

R:在我的人生中有些我已经采取的行动留给我愧疚和羞耻,我不禁想知道,一般而言,我要如何处理「已伤害了他人」这种领悟,还有如何补救这样的行动呢?

我是Q’uo,觉察了你的询问,我的姐妹。那么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在向自己可能伤害过的人打开心房自由沟通的时候,善用绿色和蓝色能量中心,说出你现在心中的真实感受,发自内心地向对方道歉。由于这种或那种原因,这也许是无法做到的,也许对方不在世上了,那么最好在自己脑子里或在冥想中跟对方对话,让你可以把当初不顺利的共享经历再次带入意识,在自己心里查找根源,然后就能够原谅自己,并得到相关的其他自我的原谅,于是这个重新检验的过程就会带来治愈与和谐。

身为第三密度幻象里的人类,虽然都知道会有失足的时候,你们每个人还是尽量最佳地穿越这个幻象。然而,带着「一切都好、一切都将是好的」这样的信心,一个人也可以知晓,任何的失足或伤害性的行为也能被用于疗愈与和谐,在合一的想法与悲悯中、在太一造物中连接所有生命,把实体们更为紧密地拉到一起。因此,一个人可以利用任何先前的不和谐行动或失足,用于工作自我以及清理自我与其他自我——那些在日常活动中跟自己有关联的其他自我——彼此之间的沟通。然而,最好先在冥想状态中进行这种沟通,打开绿色和蓝色光芒脉轮,让自己可以从这里开始疗愈的过程,就像培育花园里的种子一样,等它成熟得差不多了,再和其他自我分享。

我的姐妹,有另一个询问吗?

R:换一个话题,我想知道D和我的关系以及我们在一起的目标为何?

我是Q’uo,觉察了你的询问,我的姐妹。如果这个目标不是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被你们双方知晓,我们是不能够谈论的,因为我们不想望侵犯任何在他或她自己的演化之路上的寻求者的自由意志。然而,既然你们各自都[容我们说]强烈地猜疑到了那条你们所共享的道途,我们可以说,你们一起共享的是一种共同觉醒的过程,该过程允许你们每个人向对方打开心门,发展你们可以称为悲悯、无条件爱、慈悲、理解、宽恕、臣服和接纳的品质。这些是绿色光芒能量中心的品质,属于心,确实是对这个幻象的救赎。因为每个实体来到这里,都是为了在某种程度上做心的工作。正是通过这个能量中心,与全体造物的连接成为可能了,随着你们在日常活动中怀着悲悯和理解为彼此做出小小的调整,贯穿你们整个关系的这个过程就会继续下去;随着你们的关系进入你们称为的未来,这过程还会变成你们关系的气力和基础。你们之间的关系,极大地发展了你们两人的理解,不光是理解对方,还理解所有的其他自我。

有些人把伴侣关系称为一场严峻考验,因为在这种关系中,你直接面对自己的优点、缺点、潜在的可能性。简言之,你直接面对自己的人性,面对活络你的生命、为你的步伐带来活力并为你的生活与分享带来目标的东西;由于你们彼此已完成的工作,若是与其他人分享,也是可能的。所以,不管是一般来说还是具体来说,你们在这次人生中所从事的工作,都是唤醒悲悯、形成可以被视为理想的关系;也就是说,虽然你们的任务常常是困难的,但你们总是坚持完成,结果你们两人的心不仅对彼此开放,也对所有其他人开放因此,你们在两人关系里所做的工作能利益整颗星球,因为随着你们能够在自我里面找到和谐、爱、理解、接纳,你们也能够在别人内在找到它们,因为所有其他人向你镜射的都是你的自我之心。

有另一个询问吗,我的姐妹?

R:没有。谢谢你们。

我是Q’uo,我们感谢你。在此刻有另一个询问吗?

S:我有个评论,比较不是一个询问。我回顾了上周的集会,你们在过去完成的事物,其结果不如你们所期望的,接着你们现在正尝试去弥补那件事。在这周思考它的时候,在埃及的那些日子已经差不多都被今天的人群遗忘了。我猜测,我觉得你们对自己当时的角色和现在做的工作似乎太严厉了。我们感激你们在这里对我们讲话,我们希望你们做这件事更多是出于享受而非一种责任感。这只是一个第三密度的意见,你们接不接受都行。我只是想要让你们知道,我们感激你们现在扮演的角色。还是我误解了你们上次说的内容?请你们评论一下吧?

我是Q’uo,觉察了你的询问,我们十分感激你的慷慨之心。在分析我们过去跟这个星球的人群的互动时,我们无意是严厉的,而是想要检查我们的互动造成的衍生性影响;从某个视角来看,这些影响似乎产出不是我们原先想望的果实。因为就如现在这样,当我们跟任何其他实体分享时,总是希望人们可以如实看见我们分享的东西,也就是说,我们衷心地向所有人自由地分享我们的意见。在我们看来,那次经历具有短视的特性,因为我们太急切于服务,而遮蔽了下述可能性:相较于我们当初,提供少一些的服务。

然而,我们此刻为能够对这个团体或任何团体说话而感到极为喜悦,不管是像现在这样,在心智对心智的沟通中通过言语说话,还是在梦里、冥想中或清醒活动时出现的灵感。有些人以自己的真实本质、生命呼唤我们协助,对那些人说话是我们最大的荣耀。因为那呼唤我们的是我们自己的一部分。任何实体出于生命的忧伤、存在的痛苦、心智的困惑、心中的疑虑而呼唤协助,都是自我的一部分在呼唤自我的另一部分。这样一种呼唤绝无法被拒绝。因此,我们目前在喜悦中寻求去服务,就好像我们当时也在喜悦中寻求服务一样。我们极为感激那些提供该呼唤给我们的人,他们给予我们机会好从事这样的服务。

此刻有另一个询问吗?

S:最后一个。你们可曾考虑过有可能口述一本关于《一的法则》的书籍,这样我们就可以自由地与所有人分享?

我是Q’uo,觉察了你的询问,我的兄弟。这个寻求圈成员认为值得向我们提出的任何询问,我们都在可能范围内回答。我们没有计划任何课程表,容我们说。我们在提供服务时想要遵从在座每个人的自由意志,是故,我们通过回应收到的各种询问来提供我们的想法。

有另一个询问吗?

S:我这边没了。谢谢。

我是Q’uo,我们感谢你,我的兄弟。此刻有另一个询问吗?

(暂停)

我是Q’uo,看起来我们已经暂时耗尽所有询问,我们将再次表达衷心的感谢,感激各位今天为我们提供机会来加入你们的寻求圈。我们觉察到各位做出巨大的牺牲来到这里,而且耐心地听我们长时间地述说自己的东西。我们是你们认识的Q’uo,我们现在要离开这个器皿和团体,一如既往,把各位留在太一无限造物者的爱和难以言喻的光中。Adonai,我的朋友们。Adonai。

Translated by T.S.

(V) 2021 Reviewed by Sunny & cT.

翻译出处:

https://soultw.com/TLOO/2001_0211b.htm

英文出处:

https://www.llresearch.org/transcripts/issues/2001/2001_0211.aspx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