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您好!感谢您访问本站。若您对本网站或其中内容有任何疑问、问题反馈或建议,欢迎在此页面留言,或发送邮件到:contact@yidefaze.org;若您想作为一名志愿者加入我们(参加翻译、审校等工作),也欢迎向上述邮箱报名,我们一般会在一周内回复。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若您希望给我们反馈《一的法则》翻译问题,请转步至这个链接。
朋友,您好!感谢您访问本站。若您对本网站或其中内容有任何疑问、问题反馈或建议,欢迎在此页面留言,或发送邮件到:contact@yidefaze.org;若您想作为一名志愿者加入我们(参加翻译、审校等工作),也欢迎向上述邮箱报名,我们一般会在一周内回复。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若您希望给我们反馈《一的法则》翻译问题,请转步至这个链接。
20.25 发问者:那么以目前来说,对于那些刚开始第三密度课程的实体,我们的寿命似乎太短了。这是否正确?
Ra:我是Ra。这是正确的。那些实体,以某种方式已经学会/教导他们自己合宜的变貌[有助于快速成长],他们现在能够在较短寿命之局限下工作。然而,你们大多数的实体发现自己处于永久的童年[可被这么认为]。
以上回答的翻译有轻微的错误,应该调整为:
Ra:我是Ra。这是正确的。那些以某种方式已经学会/教导他们自己合宜的变貌以快速成长的实体,现在能够在较短寿命之局限下运作。然而,你们大多数的实体发现自己处于永久的童年[可被这么认为]。
感谢您的反馈!已经记录到待改清单中。另外,您的留言已经转移至以下页面:http://yidefaze.org/errors_feedback/
这里是有错误的,首先“我”是非具象存在的,是非时间,非空间的,是永恒的,但是具体的我“格兰”,是特定的,是有形态的,会死亡,也会腐烂,所以我“格兰”不过是“我”在自然界具现化的投影,“格兰”如果回归“我”,那“我”是永恒的,“格兰”被庞大的集体意识吞没,存在但不独立
这本书我还没有读,所以还无法就书中的问题在此讨论,不过我想说一下我发现这本书的经过,
我在10岁左右的时候被不明生物带走,并且他们让我看到了我的未来,但是关于这段记忆应该是被他们删除了,
因为有这段独特的经历,我搜索了很多资料,并无意中找到了这本书,看了这本书的简单介绍后,我发现,这正是我要找的资料。
关于我的那段接触不明生物的经历,我只跟亲近的人讲过,但是他们都或多或少抱有怀疑的态度,但是我认为那是真实的。我也试验性的多次改变过他们让我看到的未来,所以,看来未来也是可以改变的。
好了,暂时说这么多吧,以后看完了这本书,我或许会有新的感悟,到时候再来与大家交流。
感谢您分享自己的独特经历,期待您的更多感悟分享与交流!
好神奇的经历,哈哈。能有空分享分享你具体的故事吗?523562934@qq.com
一法已经读过三遍了
Hello. 我昨晚发现了这个网站然后今天下载了2018版的简体中文+英语版本的pdf, 发现第28次集会第9个问题中文部分有点问题:
感谢反馈。不过28.9的问题是什么呢?
你好,我刚开始读这本书(读到第20次集会)。有2个好奇点:第一个问题,Ra通过特定器皿来和人类交流,ta能表达的语言即为器皿的语言–如果这个假设正确,那是否意味着Ra本质上可以用任何语言来和人类沟通?第二个问题,由于语言的表达密度和三维内的时间成基本正相关,那么Ra为何要“降维”用器皿的语言来和我们沟通?因为ta在更高密度,也许会有更便捷的方式,而不是通过“声音震动”这一种低效率的方式…
也许这两个问题很初级,但的确是我很好奇的问题;希望有缘可以获得解答。感恩!
朋友你好,感谢提问!以下只是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问题一, 用任何语言和人类沟通,本质上应该是可能的,特别是在Q’uo等有意识通灵中,器皿所接收的可以是一个个概念(concept by concept),然后器皿将概念复合体翻译为特定语言。不过在有意识通灵中,器皿所接收的也可以是一个个单词(word by word),不需要翻译,只需如实传递——这时候,通灵源头自己就得掌握特定语言(不同通灵源头所精通的程度可能存在差异)。Ra接触采用的是无意识通灵,没有器皿翻译这一环,遣词造句完全靠Ra,所以Ra必然精通英文这门语言(见21.2),但至于Ra是否熟练掌握所有其他语言,这是未知的,但这并不妨碍Ra可以通过概念来与任何语言背景的人进行沟通。
问题二不限于Ra接触,任何用语言来进行的通灵都适用。原因可能在于这类通灵资料所面向的是更广泛的人群,需要适应受众的信息接受水平,大众一般都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形式进行沟通的,而更高密度的沟通方式需要接收方具有一定水平,类似拈花一笑这个典故: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