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02 佛陀和基督

Copyright © 2011 L/L Research

周六冥想

2011年4月2日

Jim: 今天傍晚的問題來自於台灣的T:“請Q’uo告訴我們一些關於悉達多·喬達摩,又稱為佛陀,尋求和開悟的事情。關於靈性開悟,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

(Carla 傳訊)

Q’uo:我們是被你們所知為Q’uo原則的實體。我們在太一無限造物者的愛與光中向你們問好,在祂的服務中,我們今晚參加這個尋求圈。我們要感謝你們每個人,感謝你們把我們叫到你們的團體中,感謝你們從生活中抽出時間來以這種方式尋求真理。你們對我們幫助很大,因為我們提供的服務就是這樣,與那些提出問題的人交談。

像往常一樣,在開始之前,我們會請求你們每一位用你們個人的分辨力來聽我們說的話,從我們的想法中提取那些有幫助的東西,把其餘的東西丟到後面。我們感謝你們這樣做,因為當知道我們不需要擔心(我們的想法)侵犯你們的自由意志時,我們會感到安心。謝謝你們的這份考慮。

今天晚上的問題是關於那位被知曉為悉達多或者說佛陀的實體,以及他對靈性開悟的教導。我們發現,為了以可能更有益的方式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將花一些時間來談談基督教和佛教中所包含的兩種宗教思想。

耶穌和悉達多這兩個實體都為尋求真理的人提供了巨大的資源。他們有不同的吸引力領域,但他們的共同點是強大的。對他們來說,尋求造物者,為造物者服務,花時間在造物者身邊相伴就是一切。對他們兩人來說,沒有什麼事物比靈性尋求更重要的了。他們兩人的生活都表明了這種偏愛、這種關注和這種奉獻。

在凝視這兩個強大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存有時,(可以看到)有兩種不同的尋求風格。其中的一個人(耶穌),他知道他的領域不屬於這個世界,但他還是全心全意地進入了這個世界,心中只有對他所看到的一切的愛。在他進入(這世界)的期間,他的肉體被他所承擔的東西所摧毀:世界的痛苦。所有的苦難都被帶入自我之中並被接受。對耶穌基督而言,摧毀他的肉體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遵循着天父的旨意。他說:“不是照我所願的,而是照禰所願的。”

佛陀看到了相同的世界,他知道自己不屬於這個世界,也不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因此,他的道路並不是進入到那顆開放的心中,並不是把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痛苦帶入自我。相反,他允許世界上的東西脫落,因為在他看來,這些東西似乎想脫落。在他的人生中,他研究了這個世界上的每一條靈性道路,並得出結論,那不是他的道路。“neti-neti,不是這個也不是那個” [1]的原則在這裡發揮了作用。因此,除了尋求太一造物者之外,佛陀允許所有的東西都脫落;隨着這過程,他不再關心世界的痛苦,除了祈禱所有的痛苦可以停止。他沒有試圖承擔這世界的痛苦;相反,佛陀嘗試讓自己的痛苦脫落。當痛苦從佛陀身上脫落時,它也會從世界上脫落。

[1] 原註:根據維基百科,“neti neti”在印度教、特別是在智慧瑜伽(Jnana Yoga)和吠檀多不二論(Advaita Vedanta)中可能是一種頌詞或咒語,意思是“非此非此”或“非此非彼”。“neti”是來自“na iti”(不是這樣)的變音。“neti neti”是《奧義書》中的一句話,特別是歸於《阿瓦杜塔歌》(Avadhuta Gita)。

耶穌的教導吸引了那些喜歡感受敞開心扉、向愛敞開心扉的人。悉達多的教導吸引了那些尋求智慧的人。然而,基督的慈悲追隨者和佛陀的慈悲追隨者在愛與智慧平衡的中間點相遇。因此,這兩條道路都是正確和有用的。對於那些信奉佛教或印度教並在他們一生中遵循佛陀的道路的人,我們建議他們或許可以研究一下追隨耶穌的教導是怎樣的。對於那些在一生中追隨耶穌的教導的人來說,研究一下並進入悉達多的教導也同樣有用。

請記住,走極端的方式不會帶來覺悟,當一個人能夠平衡愛和智慧的能量時,覺悟才會到來。在悉達多的一生中,他由富人變成了窮人,活躍的人變成了安靜的人,軍隊的領導人退役並養成了坐禪冥想和“幫人渡河”的習慣。謙虛的佛陀不是被智力所指引,而是被他對“無限太一之臨在”的渴求所指引。

沒有比一個已經達到靈性成熟的人更好的真理典範了。這樣的人有能力通過交往(association)來引導他人自己發現真理。我們可以說這是通過靈感完成的,而那就表明了想法被採用來激勵(他人)。對於悉達多而言,做法不是這樣的。然而他的存在是很有說服力的,很多很多世紀以來,照亮和激勵了那些追隨其教導的人。

幾乎不可能用語言來在他人(心)中創造覺察、對靈性的敏銳度或者靈感。要用語言來持久地感動人們的心靈,這不是不可能的,卻是非常困難的。耶穌通過講故事來做這件事。佛陀則用他的沉默來回應這一點。在那沉默中站着靈性上成熟的佛陀,他曾經和你們一樣充滿慾望,對財富、影響和權力感興趣。他後來也沒有厭惡這些東西,而只是傾向於不理會這些。

我的朋友們,為什麼一個人會不希望掌握政府、軍隊、經濟領導等方面的權力?悉達多認為這些都沒有吸引力,沒有理由待在那個代表着“政府、軍隊和權力大廳”、充滿着“概念、意識形態和意志衝突”的監獄裡。這個簡單的轉身,這個將自我從事物的牢籠中解放出來的行動,就像一座燈塔一樣屹立着,讓別人知道,有可能將自我從對事物的愛欲的負擔中解放出來。這的確是強有力的一課。

這並不是說佛陀蔑視金錢,而是說悉達多沒有被自己對金錢的慾望所禁錮。沒有了慾望,催化劑就沒有了用途,喬達摩全心全意地對他在這個世界上遇到的每一件事都溫和而堅定地說“不是這個”。

將世間事物與對世間事物的執着分開是一個非常有用的概念。佛陀不需要宣揚世間事物的罪惡。他只是不渴望它們。對於一個被慾望淹沒的人來說——有些慾望是相互衝突的——這種自由是寶貴的,而且佛陀的方法是非常非常有幫助的。

有時很難將耶穌基督或悉達多佛陀與他們死後圍繞他們而形成的(宗教)機構和文化期望分開。他們對發生的事情沒有控制權。他們不再屬於這個密度。而這個密度的人,為了影響力和權力,已經系統地試圖改變這兩位領導人的神秘教導,以獲取可以持續賺錢的東西。因此,如果你想追隨這兩者中的任何一位,好的做法是尋找教導的來源,尋找這些偉大的老師所提供的教導,而不是聽那些據稱追隨這些老師的人的說辭。

由於數世紀以來的扭曲,混淆已經產生,所以,現在追隨這兩個人中的任何一個都是非常困難的。然而,通過努力,相對無扭曲地理解佛陀所提供的教導是完全有可能的。一個需要更密切地注視佛陀的人,和一個需要更密切地注視耶穌基督的人一樣,需要持續地進行日常的內在工作來支持這一嘗試,並且我們建議以任何形式進入靜默狀態,這有助於支持那些你正在嘗試安放在你意識中的領悟。

基督和佛陀都在相似的能量水平上振動。“追隨他們當中任何一者”這過程的核心都是利用這種振動。當你利用這種振動時,你就成為你所尋求學習的東西。當你逐漸能夠允許這種理解[容我們說]滲透到你的心智和意識的最深處和根部時,你將能夠避免那種到處泛濫的扭曲。

此時,我們想問一下,在這個圈子內的人當中是否有對該問題的後續提問。我們是Q’uo群體。

(停頓)

我們是Q’uo群體,並再次與這個器皿在一起。我們想要感謝T的詢問,現在我們對這個圈子開放,接受任何其他你們可能有的問題。現在還有其他問題嗎?我們是Q’uo群體。

G:Q’uo,這是M寫的問題:“在與我的高我溝通時,有時看起來像是某些信息請求不被批准。你能否評論一下其中的原則——高我據此選擇在某些情況下而非在另一些情況下保留信息?”

Q’uo:我們是Q’uo群體。我們感謝M的詢問。我的兄弟,關於在道德情境下可追隨的最高和最佳路徑,高我可以提供靈感。當被問及最高和最佳的路徑在哪裡時,對於高我而言,有一個相當可靠的趨勢,那就是能夠做出回應。

然而,高我是一個指導系統,是你自己留給你的資源。它不是被設計來替你思考,也不是被設計來開闢那些[由於一個原因或另一個原因]不在你人生規划上的道路。因此,有時看起來好像高我並不是樂於提供信息的。如果高我,也就是你所信任的指導系統,在某個問題上並不積極主動地告訴你一些事情,那麼這將會告訴你,你所詢問的問題超過了指導系統所能提供的領域。

我們在該器皿的腦海中看到了一個古老的笑話,關於一位祖母——她的孫子在岸邊玩耍。一個巨浪襲來,捲走了男孩,祖母在岸上跑來跑去,懇求上帝把男孩帶回來。經過幾分鐘的祈禱,小男孩被衝到了岸上,安然無恙。祖母衝到他身邊,把他從頭到尾檢查了一遍,然後抬頭望着天空說:“上帝,他的帽子呢。”

我的兄弟,你有可能會失去你的帽子。風暴來了,痛苦隨之而來。如果你能待在苦難的火中,並向它請求禮物,那麼從苦難中就會產生:靈性上的成熟,痛苦但感激地學到的功課,以及苦難的止息。我們建議,當內在之靈看起來沒有響應時,下面這樣做是好的:檢查一下你的態度、你的假設和你對你所信任的指導系統的要求。認識到它受到混淆法則的約束,並為它能夠給你的指導表示感謝。

我們很抱歉沒有說得更清楚,因為我們認識到,在你看來,由於某種原因,對於那些真正的尋求者而言,沒有什麼東西應該不被給出。然而,我們會問你,你是否會考慮對一個三年級學生不予給出微積分或立體幾何的原理。有時,我的兄弟,你對(聖)靈提出的要求卻無法被滿足,是因為你作為一個人,你的心和頭腦中還沒有前置的必備信息。當你覺得聖靈或高我給你的東西比你希望的要少時,下面這樣做是有幫助的:接受已經給你的東西,同時也接受沒有給你的東西,謙卑而真誠地希望生活和學習會給你帶來必要的知識,以便你確實可以理解微積分和立體幾何。

等待靈性成熟在自我內部發展是困難的,同樣困難的是,在這樣做的同時又不會因為“自我不能從一開始就知道靈性開悟所需的一切”而以某種方式責備自我。我們能對你說的是,我的兄弟,我們鼓勵你有耐心,並謙卑地承認,你將樂意接受你今日所能學到的東西。並且你將一次又一次地詢問,直到你有成熟的能力來理解那種回應。

我們是Q’uo群體,請問此時是否有其他問題?

GQ’uo,來自德國的M寫道:“媒體上有關於一位名叫普拉哈拉德·賈尼(Prahlad Jani)的印度瑜伽士的報道,他聲稱在過去70年中沒有攝入任何食物和水。醫生們對他做了一些醫學檢查發現,他的身體甚至沒有存儲每天[研究人員提供的]100毫升的水。普拉哈拉德說他已經通過冥想攝取了他所需要的所有能量。

另外,我讀了一些獨立的研究報告得出結論說,我們永遠不可能僅僅通過食物和水來吸收我們所需要和消耗的能量。我認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生命都像自由能源設備一樣,會轉換維度間的能量,這種想法是否正確?另外,作為能量來源的食品與精微能量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Q’uo:我們是Q’uo群體,感謝你的提問。我們想對M說,像普拉哈拉德這樣的人是正當地擺脫了攝入食物的必要性。這是因為這類人,要麼通過靈性修鍊而開發了、要麼天生就具備了對普拉納(生命之氣)和光這些精微能量的覺察。

我們不能說,對所有人類來說都可以像使用自由能量裝置一樣使用身體,因為在第三密度內,能讓物質身體脫離食物需求的實體確實是很罕見的。我們在這個器皿的頭腦中發現了在你們電視上經常看到的警告:“請勿在家裡嘗試這個”。通常,在觀眾觀看某人做特技或高難度身體技藝時,如跳過峽谷或其他危險和高度技巧的動作時,會出現這個警告。

我們會說,對於你們而言,除了那些正在尋求這種擺脫食品束縛之自由的人,要成功脫離食物和水並且只依靠光即普拉納能量為生,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然而,這種靈性練習對於以這種方式而尋求的人來說是一種滿足,並為這個人打開了通向光明的大門。對於其他人,我們會建議他們把重點放在能量體的開啟上,而不是物質身體的退出。

然而不能否認的是,在第三密度地球上的每個人內在都潛藏着一種能力,這種能力即是藉由對一切事物之中的生命的覺察而儲存和使用在氣息中的、來自太陽的光能量本身,這樣就不再需要把身體作為能量提煉廠了。

我們是Q’uo群體,請問此時是否有其他問題?

G:沒有來自國外讀者的問題了,Q’uo。謝謝你們提供的那些答覆。

Q’uo:我們是Q’uo群體,我們感謝G對這些請求的耐心看管。容我們問,這個圈子中的其他人此時有什麼疑問嗎?我們是Q’uo群體。

(停頓)

Q’uo:我們是Q’uo群體,我們發現這個圈子沒有更多的詢問了。因此,現在是我們暫時告別的時候了。在太一無限造物的愛與光中,我們離開你們,一如我們找到你們。我們被你們所知為Q’uo原則。Adonai,我的朋友們。Adonai vasu.


(V1) 2012 Translated by Tina, reviewed by cT.

with special thanks to yingying

(V2) 2022 Revised by Daniela & S.H.

原始翻譯:愛與光之圖書館選集十三

英文出處:https://www.llresearch.org/channeling/2011/0402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