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10/03 渴望

本篇譯文直接取自繁體版,未經重新校對,故可能有些字詞語句方面的小問題,還請讀者見諒。若您希望協助志願校對工作,請聯繫我們

周日冥想  

1999年10月3日

團體問題:我們本周的問題跟渴望有關。我們想要知道什麼是對渴望的平衡。很多時候,我們認為自己知道想要的東西是什麼。我們認為我們理解,如果我們擁有特定的能力或東西,我們就能夠更有效率地運作。我們會是更完整的。我們會是更平衡的。接下來,當我們確實取得那個東西時,結果卻與我們所想的不一樣。我們想要Q’uo給一些資訊,關於怎麼工作我們的渴望。我們如何確定自己真正想要的、而非我們認為自己想要的東西?

 (Carla傳訊)

我們是你們認識的Q’uo原則。我們在太一無限造物者的愛與光中向你們致意。收到你們的尋求圈在這個秋日的呼喚,我們無法敘述自己感到有多麼蒙福;你們周圍的造物已經開始釋放它們在夏季(累積)的炎熱,讓自己準備冬眠。每顆樹、每叢灌木、每朵花都有的成長、轉向光的渴望,必須凝視這個秋天的時刻,知道自己應該睡覺,而再生的時刻即將到來。雖然大地、第二密度的樹木、住在灌木與森林裡的動物,都毫無問題地調整自己的渴望,以適應氣溫與自己內部指令之間的和諧,你們星球上的第三密度人類,確實沒有睡眠和再生的冬天時期,反而有着似乎無休止的各種各樣的希望、理想、願望、渴望,它們似乎不知道季節,有時候似乎不給人休息。

我們十分樂於對你們談論該主題:渴望。我們只請求一件事情,那就是你們要帶着有主見且謹慎的耳與心來聆聽我們所說的內容,因為我們不想望在任何尋求者的前面放置一塊絆腳石。更準確地說,我們想望提供一些曾經對我們自己的發展有用的想法;這就是我們向你們提供的服務,我們很樂意這樣做 但我們不想要假裝是權威。因為我們不是權威,而是那些和你們一同走在靈性道途上的實體;據我們所知,這條道途是無止境的。渴望的起起落落可以說是自我有意識體驗的正字標誌。不只是你們第三密度的人類體驗,還包括更高密度的體驗。那兒始終有着對渴望越來越精巧的微調,對於渴望的能量形狀越來越細緻的描繪。

確實,我們可以說,通過一種非常強有力的方式,渴望對於第三密度的體驗,或對於第四、第五、第六密度的體驗都是必須的。所以,讓我們向後退一些,好從更遠的視野來查看這個被稱為渴望的東西。這個器皿已經收到有過特異經歷的人們的來信,我們在她的記憶里找到一封近期的郵件,它給了我們開始談論渴望的一個好位置。這個實體能夠在一種類似白日夢的狀態中離開他的身體,不是在睡着的狀態中,而是在一個非常放鬆且自信的狀態中。他能夠離開身體所在的區域,最終能夠離開該行星。一開始,他無法移動超過一定的距離,但接下來他寫信給這個器皿,描述在形而上的或時間/空間的連續體中,動機或行動的模式就是愛。因此,愛憑藉他的意志帶着他四處遊覽,直到他到了一個他覺得自己不能且不願多走一步的位置。我們提供這個體驗為了能夠談論關於偉大的起初思維或理則的關係,也就是愛或渴望。

當一個實體處於肉身中,體驗到渴望的瞬間升起,非常直接地感覺到一種對於獲取的渴望。換句話說,渴望感覺起來像是一個實物。在大部分情況中,你們人群中的實體所渴望的那些東西,就是擁有這個器皿稱為的一個簡單位置。一個人渴望一頓飯或一個女友或前往某個地方或去讀一本特定的書。這些在外在世界中的事情是能夠被取得、被帶到住處擁有的。如R實體注意到的,似乎這些渴望在(他)取得該實物之後只有一個非常短的保鮮期。一旦取得了該實物,就不再渴望它了。只要渴望停留在這個層次上,被並視為對一個實物的渴望,我們就必得用一種特定的方式來處理這個主題,那會是以特定方式去談談怎麼評估各種各樣的渴望之價值。

然而,有另一個層次的渴望,所有在場者都對這個渴望層次有可觀的經驗,那就是渴望純粹、真理、美與光,渴望真實的愛、人與人之間的真實愛、人與人之間的真實關係。這個層次的渴望有一種生命,而想在物質世界中獲取東西的渴望,則得不到這種生命。這個層次的渴望把一個尋求者放置在一個不同的世界中,在那裡她能夠同時看見形而上與物質界的物件,不只是以物質世界的眼睛來看,還以心之眼觀看,即肯·威爾伯實體稱為的沉思之眼。這些對更高之道的渴望是很明智的,我們會鼓勵你們每個人都為這些希望、信心、意志的火焰添加燃料,狂放地、貪心地請求你最高的渴望。因為這些對於更高的存在之道、更高的看見方式的渴望將會冷卻在(物質)渴望熔爐中的火焰,於是你作為一個神聖的器皿就被調和與強化了。

就我們最佳的知曉,你從來都不大可能體驗到渴望的匱乏。因為你居住在一個肉體載具之中,該載具必須吃飯,必須有個地方(住),必須為身體穿上保護性的衣服以抵禦各種(自然)元素。只要你還攜帶着這個肉體結構,那些推動肉體載具從嬰兒到成人、到衰老、直到死亡的化學與生物反應,就將毫不減退地持續下去;那是肉體載具的本性,物質世界的本性,而該載具就出生在這個世界中。

這個器皿認識的詩人丁尼生稱這種本性為血紅的牙爪。每一種生物都必須吃東西,因此身體的宇宙充滿了被吃的、和吃東西的生物。它充滿了分子的最微小結構,這些分子結構組成了最簡單的生命形式,擁有無止境的渴望,每個意識的微粒都會出現嶄新的、更大層次的物質渴望。

渴望並沒有害處、錯誤或罪惡。滿足食慾單純是合乎邏輯的。每個有機體都有本能的食慾,滿足這些食慾是合適的、而且被無限造物者規劃好了,容我們說。確實,各種渴望是要被保護的,因為所有在你們的物質世界中呼吸的實體,最好得到維持生命必需的東西。

那種傾向於為成長提供優秀催化劑、並為思想提供有益食糧的渴望,就是我們可以稱為心智/情緒的渴望。R實體談到那種渴望是如何獲得以後可能需要的東西。S實體談到的渴望是如何獲得更為整合或更充分的理解,來照亮他正在經受的歷練,並使得事情變得更有意義。如R實體注意到的,當這些特定的渴望被扔掉時,其他的渴望會佔據其位置。在這種背景下,我們要使用出自該器皿的記憶,某個其他東西:一個故事,它是給定這個器皿稱為的一個公案、一個寓言,容我們說,幫助尋求者獲得領悟。

簡單地說,這個故事有一個聖者、隱士,他有一個房間,可以在裡面休息,每天就一碗清湯、一點麵包,以保持靈魂與身體在一起。這個實體每天醒着時都在房間里打坐冥想,等待真理,安歇於神性中,處於平安中,感覺不到升起的慾望。多年過去了,後來有一天,他的陋房突然被撞開門,衝進一個他從未見過的婦人。婦人把一個嬰兒放在他的懷裡。她告訴了自己的父母,這個聖者就是孩子的父親,她要把這孩子交給他。這個聖者對着這個禮物沉思一陣子之後,出發到離他住的街上很近的沿海區,在那兒找了一份最卑微的工作:從港口上的船隻裝卸沉重的貨物。他賺了錢,購買食物來餵養那個已被交給他的孩子,給他穿衣,並照顧他。以這種方式過了幾年,有一天,他的門再次被突然撞開,這個婦人又進來了,她決定畢竟還是想要自己的孩子。他把現在已經度過學步階段的孩子交給她,接着為了冥想安排自己的手腳到位,重新加入他在收到這個孩子[禮物]時留在後面的光。

對於一個沒有渴望升起的人,宇宙是自由的。它是一份禮物。每一片草葉,每一束陽光,每一種言語,每一個溫柔的一瞥,都是一種美和真理。當你沒有升起的渴望,你可以感覺到青草和元素,風之舞、火之舞、水之舞、土之舞。宇宙存在於你的面前,無限地複雜,無限地統合,與自身協調一致,與你合一,是你的一部分,如同你是它的一部分。容我們說,我們不會期待很多正在經歷第三密度的人體驗這種無渴望的狀態超過,比方說,一會兒、一小時、或一下午。感覺到這種平安的時刻確實是會不時地出現的禮物,當你正在體驗這種平安時,你會感到好奇,為什麼你曾經渴望任何東西呢?

但是,那種圓滿且開放的信心[核心設置],那種終極平衡的意志允許這樣一種狀態發生,從靈性的意義上,對於進化的目標並非真正地有幫助。作為人類,你們的肉體載具的設計並非一個錯誤,或是一時興起的念頭,相反地,它是這個器皿所稱的神明這邊實驗的結果。在你們正在體驗的這個宇宙造物之前,多次創世已經嘗試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好讓實體們能加速其靈性發展的步速,迄今,已經被發現的是,在真理、美麗、一切存在事物的終極善良之上放置一個罩紗,對於發展中的人靈是很有幫助的。

如果你跟樹木或花朵一樣,那麼你不必向外探尋就知道:一切都好,萬事萬物是一體的,一切都是一場舞會。但帶有這種知識的人類,不會在靈性上推動自己前進,而往往寧願停留在出生時所處的狀態。實際上,正是渴望的升起造成的不舒服,在這麼多層次上推動着實體們前進,為實體們帶來了動機,想要簡化或搞清或回答這些令人困擾的問題要渴望什麼,如何實現渴望,正是這個過程開啟他們去迎接新想法、新觀念、新實踐、新的查看方式。這當然涉及許多的技巧,但更多部份是在學習(認識)你自己的藝術,以有限的方式,謹慎地使用心智來分析這種渴望是處於什麼層次,該渴望對於自己、尋求者、有多麼真實,這種渴望有多麼誠實與純凈。

有很多方法去使用情緒來處理屬於心、情緒、頭腦的渴望。我們想要花另外半個小時來談談去知曉的渴望,但我們會對自己這樣說感到滿意:即自我的智力與情緒的部分經常如此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以致於創造出一種非常強烈的去知曉的渴望,而這種渴望在靈性的進化上同時有好的和不利的力量。

在此我們也許要提供一個我們已多次給出的警告,那就是頭腦特性相對於意識特性的警告。很容易將心智和意識弄混,但它們是不同的東西。就你的肉體載具而言,你幾乎就是一個無毛髮的類人猿。你擁有一個傑出的頭腦,能夠從事抽象的思考、自我反思以及很多很多其他事。它基本上是一個做選擇的工具。

面對一件事情之際,肉體的頭腦想的是解決問題,因為它覺得不舒適;不習慣去思考或分析被(自我)感知為需要實現的渴望,或者跟它坐在一起。這個頭腦是維持你的日常生活、滿足社交需求、保持肉體和靈魂同在的傑出工具。不要把它跟你所是的意識弄混了。你之所是的本質不是屬於時間或地方的公民。你不屬於這個地球。你不屬於這個時代。在時間開始之前,你就存在了。在所有可能的宇宙造物中,你存在。你和無限造物者是一體的。當你正在跟渴望一同工作時,能夠把存有(生命)的這兩股線分開來,有時是極為有幫助的;因為身為一個永恆的公民,你本身就是這個器皿所稱的安全場所,你可以到該場所歇息,脫離這個似乎無休止的渴望出現、渴望滿足或消失之過程。

確保你在使用頭腦的時候,要像你使用任何工具或資源那樣使用它;確保你不會允許頭腦來使用你。因為,如我們說過的,肉體載具的頭腦有它自己的生命,如果你允許頭腦和你賽跑,它能夠並且將會驅趕你的意識到分心的地步。它是一個好工具。卻是一個非常糟糕的主人。更準確地說,我們會建議你們從心開始與渴望一同工作,因為心就是在身體的能量系統中、太一無限造物者在其中居住的那個點,等着滿懷希望的心來敲門。這就彷彿你的靈與魂最強烈渴望的東西早已在你裡面,比你的呼吸或心跳更加屬於你,比你自己的骨與肉離你更近,所以你自己內在所擁有的判斷、分析、理解,可以用於解決你關於渴望的問題,它們就在那兒等着你靜下來,取得自信,轉向它們,允許它們充分發揮作用。

一個尋求者是否慎重決定去買這輛汽車、還是去買那台電腦、或那個更大的帳篷,對於那個做出這些選擇的尋求者的靈性生命幾乎不會締造任何差異。但是,當你進入這些渴望的區域:渴望品質、真理、更高的靈性能力;那麼你就開始和這些(優質)渴望一同工作了,在加速你的靈性自我並向前推進靈性進化的過程上,這些渴望是非常有幫助的,你起初進入肉身就是為了這種過程。

下次當你產生了想要某些東西或品質的渴望,從位於自己心裡的一個安全且閑適寧靜的地方來凝視它們,知道如果你跟無限造物者是一體的,你就擁有自己需要的一切;同時也知道你正在跳生命之舞。在你跳出這支舞中漂亮又繁複的舞步之際,渴望將會升起,並且可以得到很好的滿足。要知道,這不只是一個被接受的行為,也是一個被保護的活動,你並沒有單純地因為渴望而把自己投入愚蠢的外在範圍。因為去渴望正是你的特性和榮耀,但你應該渴望什麼呢?這選擇總是在的。

現在我們有個提議,然後我們將離開這個器皿。一如既往,我們的提議是,如果你在設法深化冥想或沉思的時候,你的渴望是比如說想請求幫助,那麼只要你願意呼喚我們跟你在一起,我們就會高興地前來;不是跟你說話,而是單純地將我們的冥想加進你自己的冥想,因為在很多情況下,這會實際地幫助穩定或深化(你的)冥想狀態,同時也是我們被允許在不侵犯自由意志的情況下可以做的事。任何時候你在心裡呼喚我們的名字前來,我們都樂於跟你同在。

我們會在此時離開這個器皿並把這個通訊轉移給Jim實體。我們感謝這個器皿。我們是你們認識的Q’uo群體。

(Jim傳訊)

我是Q’uo,通過這個器皿在愛與光中再次向各位致意。我們在此時很榮幸提供自己來談論在場者可能會向我們提出的任何進一步的詢問。在此時有另一個詢問嗎?

S:我一直在參加一個聲稱是澤塔人(Zetas)的群體,我對那個群體的成員的服務導向感到懷疑。你們能否給我你們的看法嗎?

我是Q’uo,覺察了你的詢問,我的兄弟。我們巨大的渴望是通過向好比你們這樣的團體發言而有所服務,因為在這樣的發言中,我們有機會去跟你們每一位在尋求的旅程上一起走段特定的距離,容我們說。如果我們的談話方式可以(為你們)提供催化劑和鼓勵,那我們就覺得很蒙福。我們全時間都在尋求避免侵犯任何同我們談話的實體之自由意志。

可以刪減自由意志的方式有很多;我們覺察到,對於像你這樣正在參與其他團體活動的實體,若我們給出祝福或警告,那麼我們的談話在那方面也許將會承載過多的重量。因此,在這類問題上,我們把分辨的過程留給你,我的兄弟,因為我們知道你能夠評估任何在你的領域中出現的任何資訊之性質。因此,我們必須抱歉無法給出你在這個情況中所尋求的事物,因為我們不會從你身上拿走你操練自己的分辨力量的機會。

(磁帶第一面結束。)

我是Q‘uo,再次跟這個器皿在一起。我的兄弟,有任何其他的詢問是我們可以嘗試回答的?

S:是的。有個名為C的先生,一個年輕人,通過網路一直向我尋求靈性上和其他方面的建議,我不大確定他是如何陷入其中的,我擔心自己是否給他好的建議。我請問你們對此的想法。

我是Q’uo,覺察了你的詢問,我的兄弟。我們會向你建議,當你跟這個實體接觸時,你們的道途相會既不是錯誤也不是湊巧。這個實體已經被吸引到你身邊,因為這個實體的潛意識感覺里,有想從他所重視的來源尋找信息的衝動,是故你在跟這個實體談話時,跟他分享你最好的、最高等的資訊與靈感,你給了他在尋找的東西。你也必須了解到,這個實體,和你自己一樣,能夠從他收到的資訊中分辨出哪些對他有用、哪些對他沒用,所以在與這個實體分享資訊時,我們會鼓勵你……

(文字紀錄結束。)

Translated by T.S.   

(V) 2022 Reviewed by Sunny & cT.

with thanks to 騎在銀龍的背上

翻譯出處:

http://soultw.com/TLOO/1999_1003b.htm

英文出處:

https://www.llresearch.org/channeling/1999/1003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