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01 個人與造物者的關係

Copyright © 2016 L/L Research

周六冥想

2016年10月1日

團體問題:我們今天的問題是關於個體與造物者之間的關係。Ra以及其他來自於星際邦聯的實體都談到自我如同造物者,更大的靈性覺知源自於這種領悟。然而,(另一方面,)一些最偉大的神秘主義者與靈性老師所歸屬的靈性系統則教導造物者如同一個外部的對象,甚至是造物者的擬人化版本。甚至Ra自己也談到一種在個體自我與造物者之間的渴慕。在第三密度中、擁有這個客觀且外部的、對於造物者的感知,這是否有益,或者甚至可能是必須的?

(Jim傳訊)

我是Q’uo,我們今天在愛與光中向你們各位致意。感謝你們邀請我們加入你們的尋求圈。在今天被你們邀請、對於我們是一種巨大的榮耀。我們對於和你們在一起總是感到榮耀。我們的服務方式就是能夠去講述你們呈現給我們的詢問。我們會在今天請求你們幫個忙,你們一直都知道這點的,那就是,請你們使用分辨力來判定,那些我們所說的言語中、對於你們有價值的言語,並把其他的都留在後面。我們並不想望成為任何真理尋求者的一塊絆腳石。我們也許已經在你們發現自己處於其上的那條道路上旅行了更遠一點,我們很高興向你們提供我們已經從這條已經走過的旅程所學到的事物,但是,我們不是終極的權威,我們是你們的弟兄姐妹,因為整個(宇宙)造物確實都是一個存有,而我們每一個人都在那一個存有、在太一無限造物者之內找到我們的源頭。在這趟尋求和太一重新結合的旅程上,我們全都是弟兄姐妹。

今天我們發現你們已經具體地詢問了關於這個太一造物者的本質、以及造物者如何可以被那些尋求祂的人所觀察。因為在該問題中,有一點是所有人一致同意的,那就是:在任何可被討論的文化和宗教中,每一個人都尋求太一造物者——無論造物者被描述為一種原力或源頭,存在於每一個實體的內在,並且的確存在於太一造物的每個部分之中;或者,如果造物者可以被視為表面上在自我外部的事物,和自我是分開的,並且可以用一種方式描述祂、具體化太一造物者的特性。

我們具體檢查一下這個器皿已經擁有體驗的基督徒宗教,這個器皿一直都是在,容我們說,該宗教的範圍之內被撫養長大,並且一直受到它的影響。在這個宗教中、有很多人——事實上、大多數實習它的人——都會感覺到造物者確實是跟自我分開的,存在於一個經常被稱之為天堂的領域中,至少是在遠處的某個位置的一朵雲上,這個造物者跟自我足夠地分開,以致於那些遵從基督徒宗教的人可能會通過你們稱為祈禱的部門來為了這樣或那樣的益處向造物者懇求,可能懇求造物者給予特定的祝福、特定的療愈、一定程度的理解,如果造物者不是具有一個,容我們說,心智來以肯定的方式回應這樣的供養與祈禱,這種懇求或許就不可能有結果了。不過,在這相同的宗教中、有其他人採取一種更為神秘主義的,容我們說,傾向,並感覺到造物者確實就在每一個存有的內在,在成為上帝之子這方面,耶穌實體做出表率或設置了標準,這個地位、職位、證悟是可以為所有人取得的,因為被知曉為耶穌的實體不是說過:「你們將要做的事、比我現在做的更偉大?」除非這個證悟造物者之子身份(的過程)向所有人開放,這句話怎麼可能是真的?如此少的人實踐了這個證悟,在這些少數人中、甚至更少人是被認識的,而這個事實並未移除該可能性:這就是你們在某個(時)點的命運,我的朋友。如果不是在這次的投生,那麼就在另一次投生。因為如你們全都知曉的,你們的旅程不只有這一次的人生。你們已經在這條旅程上、花費了許許多多次的人生,你們將繼續在這條旅程上花費更多、更多次的人生,因為在很多方面、它是一條無限的旅程,正如同造物者即是無限自身。

當你們使自己沿着那條靈性的道途前進的時候,你們發現自己看到的、被稱為真理或實相的事物在這一個時期與另一個時期有着不同的意義,而真理或真實之物怎能改變呢?那就是這樣一個旅程的神秘的一部分了,我的朋友。你們每一個人都不僅僅在你自己的存有內在擁有這些問題,你們每一個人同樣擁有答案。我們是服務於太一無限造物者之眾星球邦聯,我們並未假設要教導你們任何你們在內心和靈魂深處並非早已知道的事情,因為你們全都來自太一造物者,你們全都存在於太一造物者之內,所有實體都將充分證悟那兒子身份,容我們說,它不是只保留給男性。它是一個職位。太一造物者以及所有成為兒子的實體都呈現出一種男性品質的原則,該品質將生命延伸或給予了(宇宙)造物的所有其他部分——作為一個女性原則等待着那種生命的給予,無論你們在生理上是男性或女性。你們等待着太陽的給予生命之射線:造物者的智能能量。是故,在你們和造物者之間會有一種關係,那種關係確實就是:造物者尋求你們,而你們尋求造物者。

在此時,我們將這個接觸轉移到被知曉為Steve的實體。我們是你們知曉的Q’uo。

(Steve傳訊)

我是Q’uo,我們和這個器皿在一起。我們想要在通過這個器皿開始通訊之際,感謝這個器皿已經提供給我們的挑戰,以及他已經嚴謹地注意到一些浮現的誘惑,不斷如此輕微地使他偏移和我們之間[一起尋求]的純粹接觸。因為我們是具有一種特定性質的一個源頭,我們已經將它描述為服務他人,而它涉及一顆開放的心,這樣一顆心不會帶着對其他人的評判來服務,而這裡的其他人就是打算去服務的對象。在(宇宙)造物之中、也有那些屬於造物者,但並不用這種方式來服務的實體,我們已經發現,這兩種服務的形態是和油與水一樣、無法混合起來,所以,事實上,一個人必須選擇其服務的方式,一個人必須帶着最大的嚴謹苛求、在每一個新的時刻重新選擇這種服務的方式。這種嚴謹實際上將會成為你們在其中尋求的道路的一部分,因為一切道路最終都確實在尋求造物者。以一種特定的方式來尋求造物者,那就是你們現在走在其上的道路的一個必要條件了。

現在,要藉由我們已經描述為「服務他人」的途徑來尋求,這確實看起來在建議,你們必須提供的服務,你們尋求恆常更好地提供的服務,確實是獻給除了你自己之外的存有的一種服務。我們願承認,這可能看起來是相當自相矛盾的,因為難道不是一切萬物都是一體的,一切都在萬有的太一造物者之中?我們確實肯定,這是真實的。仍舊,它確實是有道理的,在我們儘可能說到的範圍內,那有道理的事情等同於在尋求的過程中,以這樣一種方式來安置你的尋求,這種方式會把它開放,於是它在表面上善於接納了不是它的事物。你們的尋求似乎擁有這樣一種結構,它延伸進入它還不是的事物,那個尚未成為自我的部分的事物,該自我尋求讓自己和它建立關聯。你尋求讓自己跟在周圍的其他自我,跟那些你已經學會去愛的人,跟那些也許你已經學會去恐懼、去喜歡、去不喜歡、去迴避、去受到吸引的人建立聯繫;所有這些和其他自我打交道的選項都確實是尋求過程的一部分。看起來,在尋求中,藉由將你們自己與你們不是的事物聯繫在一起,你們正在向另一個人伸出手,你們正在向其他人伸出手,並且其他狀態(otherness)[如果它能夠被認為是最終的話]會暗示,你尋求的事物並不是你已經是的事物——因為如果它就是你已經是的事物,的確,為什麼你還需要去尋求呢?

簡言之,這裡有個尋求的悖論,如我們已經說過的,因為你們是造物者,而你們也是,這樣說是有道理的,你們尋求的造物者的一部分。在尋求的過程中,你們尋求去成為,在成為的過程中,你們成為不一樣的其他事物、和自己在經歷那個成為過程之前曾經是的事物相比而言。不過,我們對你們說,這種你們確實尋求的其他狀態,這種你們確實成為的其他狀態,事實上,終極地說,其他狀態和[你確實早已是的]自我並無不同。

我們會藉由以下的建議來闡釋這個要點:建議你們考慮自己如何和那些你們認為是朋友的人,那些你們認為同樣屬於一個更大團體的人建立關聯,藉由紐帶、連接,以及那個屬於愛本身的材料。你愛的那些人,如果他們傷心了,難道你不會和他們一起傷心嗎?你愛的那些人,如果他們歡喜了,難道你不會和他們一同歡喜?所以,無論是憂傷或歡喜,當你能夠以一種真實與開放的心之道和他們在一起,這情況難道不就是逐漸減少自我和自我之間的邊界、到了某個程度產生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接着,這種相互依存為每個人開啟一個更深沉、更廣闊的存在之道,甚至在打開心輪的經驗產生之前、這一個結果是無法想象的。

所以,當心開始打開時,一個奇怪的現象似乎在發生,那個現象就是一個人發現,那個它已經是的自我,藉由能夠去將其他自我包含在自己的內在,而已經擴大了——注意,不是以一種能夠支配那個自我的方式,而是以一種方式、能夠去允許一個人的自我內部的要素向外流動並遭遇到其他自我的內在事物的一樣向外的流動、而參與自我身分的冒險。在那個相交的位置,一個人擁有一個更大的自我,如果這種相交能夠穩定成為一種具有可支持性的關係,以致於在某個位置上、它同樣能夠向著更進一步的包含過程開放自己,接下來,你們就會擁有我們已經稱為一個「社會記憶複合體」的事物的開端——也就是說,就一種自我性的觀念,相比於自我停留在一個自我封閉的實相,它是更為寬廣的。

現在,一個人可以一步接一步地、拓寬這種自我性的觀念,同時包含越來越大的團體和越來越大的參考架構,接着,一種思考造物者自身的方式就是去將造物者考慮為可設想到的、最寬廣的包含,包含在(宇宙)造物中所有可聯繫的自我。現在,請確信,那個想法包含了一個巨大的跨越,在該事實點上,它跨越了一個相當巨大的體驗性鴻溝,也就是說,中介的步驟是為數眾多的、多變的,以及漫長的領悟。現在,那個(事實)點自身給予該可能性,即反思造物者為擁有一種存在(being),雖然祂確實是那個居住於內在、並賦予每一個生靈活力的存在,但該存在也能夠被思考為某種事物——這的確有一定額度的道理:一個人設想自己正在向其伸出手;設想自己正在尋求祂;設想自己也許尚未相當地領會祂,即使相比於領會者和自己之間(的距離),祂是更接近領會者的。

因此,造物者能夠適當地被認為是向著在每一個生靈內在的造物者伸出手。隨着造物者一步接着一步地找到返回[位於生靈內的]祂自己的道路,在所有已知造物之中,一層接着一層,造物的那個劇本被無限地重演。當這些尋求的漫長步伐正在進行中時,去形成一個[容我們說]形象或一個[容我們說]概念作為尋求的終點站是完全有道理的,而且使用「造物者」這個名字,使用「上帝」,使用「安拉」、「梵天」,或者一個人選擇去附加在一切萬有的單一源頭上的無論什麼名字、來表示這個終點站,這都沒有任何錯誤。「我尋求造物者」暗示着造物者是某種更大的事物、超過我能夠在目前的尋求點上讓我自己成為的事物。現在,即使我確實進一步地理解到,我參與其中的尋求過程不是一種對存在於當前已知的世界中的事物的尋求,我這樣說還是相當適當的。現在,它確實標記了在尋求過程中的一個轉折,在所有當前世界中可以被尋求的物品中,在它們當中、沒有任何一個東西最終可以滿足存在於我內心最深處的尋求,去指出這一點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所以,這樣說是有意義的:會有一個發現的瞬間,在那個瞬間,一個人了悟到,更深入的尋求為尋求存在於內在的事物。

現在,再次地,我們會在這建議,在關於尋求方式(modality)的方面,恰恰就在這一點、有一個道路的分隔,對於某些人,他們已經決定,即使他們已經得出結論、那個更深入的尋求在尋求蘊含於內在的事物,那個確實蘊含於內在的事物能夠被描述為仍舊在該自我的掌握範圍之內,而該自我把它自己和(宇宙)造物中的所有其他部分分開。這一種尋求方式的確有可能跟隨一條靈性發展軌道、超越你們當前享受的階段(第三密度),所以,有一些實體尋求自己高於一切其他事物;他們能夠享受一種第四密度的體驗。還有一些自我致力於使它們自己追尋與造物的其他部分分開,他們能夠享受第五密度的體驗;接着,符合這種描述的極少數自我、已經能夠完成轉換時期、進入第六密度體驗的早期階段。對於那些以這樣的方式尋求自我的實體,那是一條可能相當漫長的途徑,這些實體拒絕了這個觀念:這個自我可能失去其邊界、允許所有(宇宙)造物的其他部分湧入;而如果心是開放的話,他就會允許了。所以,那兒有一條道路,它不是一條我們鄙視的途徑,我們不會這麼告訴你們。它是一條通往造物者的小徑,造物者的某些部分已經選擇的途徑,跟我們已經做出的選擇不同。那不是我們的途徑,它不是我們必須和你們分享的途徑。倘若它是我們的途徑,我們就不會對你們打開心了。若它是我們的途徑,我們不會感覺到自己和你們是一體的。但是,我的兄弟姐妹,我們確實感覺到自己和你們是一體的,和你們成為一體單純地就是我們已經選擇服務他人的道路的標誌,因為我們確實感覺到,在這個尋求圈中的所有人都已經做出一樣的選擇了。那意味着我們是處於這樣一種情況中的,從你們所佔據的位置來看,這情況可以看起來是自相矛盾的。

你們是我們摯愛的他人(他者)——我們體驗為除了自己之外的他人,不過,也體驗(他人的)一種自我性,一個固定在造物自身的存在狀態之中的錨,我們,我們自己,共享的存在狀態。我們同樣系在相同的源頭上,這是因為,我們的喜悅就是去體驗你們的喜悅如同我們自己的,我們的憂傷就是體驗你們的憂傷如同我們自己的,事實上,我們發現、存在於你們和我們之間的他者狀態在和你們分享我們的存有體驗、你們和我們分享你們的存有體驗當中溶解了。我們說,這就是開放之心的道途,在其中,他者狀態一次又一次地溶解在相同性之中,但是,這麼做總是會再次向著造物的偉大冒險開放,新的他者狀態會一直浮現。這就是我們所能夠的、最趨近我們對於造物者自身體驗祂自己的方式的理解。造物者成為和祂自己不一樣的事物,接着,已經成為和祂自己不一樣的事物,祂再一次和自己合一。祂向外流動、向內流動,祂向外流動、無限地向內流動。一個人能夠在這種偉大的[向外和向內、向外和向內之]流動中找到自己,一個人能夠發現自己陷入(宇宙)造物的旋律之中,而不必在任何特定一點決定,他體驗的這個或那個要素屬於內在,或是屬於外在。

所以,我們發覺今天已經提出的問題確實是一個深奧的問題,因為如果它被適當地回答,就必須參考到整個造物呈現出來的明顯悖論。是的,我的朋友,尋求造物者是有意義的。該尋求(過程)看起來在建議,一個人並未和被尋求的事物是同一的,而我們也會在這裡建議,在這個尋求過程中、涉及的每一個可能的發現,都再一次地引領一個人返回自我的一個更深邃的部分,在那兒,造物者早已在共鳴着。

我們是Q’uo,感謝你們邀請我們參與你們[所有在場的人]已經集體在這個場合創造出來的那個存在,那個存在呈現出一個單一自我的閃耀之光,帶着一顆開放之心尋求的自我,在同時間,它代表很多渴慕的心正在開放。我們在愛與光中離開你們,並返回到被知曉為Jim的實體。Adonai,我的朋友們。Adonai。

(Jim傳訊)

我是Q’uo,我再次和這個器皿在一起。在此時,我們要請問,是否有我們可以述說的任何後續詢問。

Gary:Q’uo,P寫道:「那些因為戰爭而受傷的靈魂如何能夠最佳地復原、並再次變得健全?」

Q’uo:我是Q’uo,覺察了你們的問題,我的兄弟姐妹。那些實體[屬於你們的第三密度]發現自己參與了戰爭活動[在你們的幻象中是如此盛行],他們奉獻自己給特定的理想(cause),他們已經發覺在支持那個理想的過程中、有必要拿起武器來對抗其他看似不屬於自己同類的其他人;那就看似某種類型的侵犯武力或者能夠造成傷害的能量源頭,的確如此,如果沒有使用武器驅逐他們的話。在這個星球上,在你們第三密度的體驗中、已經如此盛行的敵意態度,已經在一段很長的時間與體驗中被發展出來了,不只是在這個特定的星球上,也在其他的星球影響圈、它們提供了一些人口給這個星球,因為它們自己的畢業尚未能夠被全部的人群所領會,於是這群人的某部分需要能夠重新體驗第三密度,以便於最終做出那個選擇:服務他人或服務自我。是故,在當前,很多戰士實體體驗到的創傷,不僅僅是在當前的人生中的創傷,也是在靈魂、還有心靈(psyche)上的創傷。這些傷口是深刻的,我的朋友。它們是一些誤解、有希望教導一種特定課程。該誤解是:有些作戰的對象是跟自我不一樣的實體——它們是如此地不一樣,以致於或許它們並不值得存在於這個幻象之內。

對於所有參與這樣的好戰活動的實體、其療愈必須不僅僅觸及身體的損傷層次,它們只是更深入的創傷的表徵,也必須深入觸及靈魂的層次,這樣就會有一種療愈可以使得破損的事物變得完整,就有一種療愈允許視線更清晰地看見在這個幻象中、每一個實體都是其他自我,一樣地光榮的、一樣有才智、一樣地敏感、一樣渴望尋求更高的真理,如同任何實體,包括那些和他們戰鬥的士兵。因此,這種類型的療愈發生,以便於,可以說是,受傷的士兵可以為所有同樣已經受傷害的其他自我,不僅僅在這輩子,也在其他轉世中的自我,在自我內在深處尋求一種類型的和解,這是很好的。許多受傷的士兵將不能夠和其他轉世建立一種聯繫,因為這個幻象的密度擁有一種相當有效的遺忘罩紗,但是如果這些受傷的士兵能夠檢查當今在全球、各種各樣的國家中、各種各樣的交戰派別,糾紛的劇本中的情境,並以某種方式把每一個實體都視為自我,把每一個實體都視為造物者,接下來,以這種方式全新地看待在先前沒有被正確看待的事物,在這個人的內在也許就能夠有一種療愈了。這要花費大量的奉獻,不只是那個受傷的士兵在此生中的奉獻,還有對於那些會在這條尋求真理的旅程上、支持這樣一個實體的人的奉獻。可能發生的療愈是:這樣一個受傷的士兵開始自己的靈性旅程,並感覺到悔恨,作為一種開始的情緒、以及作為一種致力於支持真理的情緒,這樣就有一個新的世界對該實體開放了。正是因為那種來自內在的奉獻、這個新的景象會從內在出現,這個景象可以成為對於該實體的療愈因素。

我的朋友,有沒有進一步的詢問?

Gary:Q’uo,你們指出,這種好戰狀態在很長一段時間一直都在這個群體上發生着,P接着問:「這樣對待彼此的周期,伴隨着戰鬥狀態、暴力、戰爭,如何在這個星球上結束呢?」

Q’uo:我是Q’uo,覺察了你們的問題,我的弟兄姐妹。這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詢問,如你們可能猜到的,因為會有很多很多的個體、團體、宗教信仰、派別正在參與這樣的交戰活動。在你們的第三密度的幻象中、殘存的這類活動在短時間內結束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然而,我的朋友們,希望一直都在,在某個點,已經加諸在這個星球的人群上的毀滅、可能對於所有看見它的人變得如此令人厭惡,以致於能夠瞬間做出一個選擇:放下武器、開放心、重新尋求一種和所有周圍的人共享的人性。這(結果)將需要全體有意識實體的大量努力、察覺到需要在每一顆饑渴的心之內找到一種平安。這是多生累世的旅程、隨後在一瞬間結出果實。這(結果)曾在天父的造物中如此稀少地出現。你們特定的星球居住着很多發覺有需要重複這個密度的實體,好讓這些實體最終得以做出愛與服務他人的選擇。

我們建議有意識的實體們、大家繼續把覺醒帶給周圍的人,儘可能一步一腳印地前進,把言語帶給那些有耳去聽、有心去理解的人,並在這種偉大而光榮的追尋的努力中毫不停歇。也許,那不可能的事情就將會成為不可能的夢想獲得實現!

我的弟兄,是否有進一步的詢問?

Gary:那回答是格外美麗的。謝謝你們,Q’uo。一個名叫約翰的尋求者寫道,在他對聖方濟的禱詞的研究中,他發現有一些詩文是從最初的祈禱詞中被刪除了的。這些詩文中的一句是:「就是在遺忘中、我們找到了。」他想要知道關於那個詩句,他詢問任何人如何在遺忘中找到價值;以及當一個人知曉過去沒有遺忘的事物,其中的價值。

Q’uo:我是Q’uo,覺察了你的詢問,我的兄弟。遺忘也許是對於錯誤事物的遺忘。如我們剛才在先前的問題中談到的,看見一個敵人實際上是另一個自我,等同於自我;遺忘這個(世界的)幻象、它把合一的真理從所有事物中隱藏起來,遺忘一個人虛假的特性、即對於真理的特性是什麼的想象。也許,這樣一種遺忘確實是有價值的。

我的兄弟,是否有最後一個詢問?

Gary:Q’uo可否評論聖方濟把那個美麗的祈禱詞形成文字的啟發源頭,是否為星際邦聯或是其他的源頭?

Q’uo:我是Q’uo,覺察了你的詢問,我的弟兄。被知曉為聖方濟的實體在先前的轉生中、有過一個我們可以稱為「修士」的歷史,在創造你們談及的祈禱詞的那一世、他繼續是修士。在他過去的好幾世、遍及各種各樣的、在秘魯的山區中的體驗,給予了他機會去了解,幻象的各種各樣的特性是如何如此輕易地被大眾人群接受,所以,如果一個人確實能夠懷着光平衡黑暗、懷着喜悅平衡悲傷、懷着希望平衡絕望、以療愈平衡傷害,如此等等,就會有一種巨大的釋放,容我們說,將被緊緊捆綁的愛與接納的能量釋放出來。是故,在這個實體的轉世歷史中的許多體驗給予了他靈感來創作出這首詩,它是如此簡明地描述在這個幻象中、寬恕的可能性:寬恕每一顆看似已經迷失、離開愛的心,寬恕那個已經跟隨着這樣的迷途的自我,寬恕所有已經傷害任何其他自我的實體。因為在寬恕中、停止了業力之輪,此刻,在這個星球上、在如此多的實體的旅程中,業力扮演了一個如此巨大且無法阻擋的角色——來自過去的轉生、各個星球、各種幻象的業力。

我們是你們知曉的Q’uo。我的朋友,為了你們今天邀請我們出席,我們再一次感謝你們。我們已經如此喜歡體驗你們的開放之心的愛,體驗愛創造出來的光、以及你們和彼此關聯在一起的時候、在你們當中的友愛情誼。我們將高興於在你們所稱的未來再次加入你們。我們是Q’uo,我們在愛與光中、在平安與力量中、在讚美與感恩中離開你們。Adonai vasu borragus。

翻譯出處:http://soultw.com/TLOO/2016_1001b.html

英文出處:http://llresearch.org/transcripts/issues/2016/2016_1001.aspx;

發表評論